閘門38:蓄積向體悟|決絕
- 28lab
- 7月3日
- 讀畢需時 8 分鐘
已更新:7月4日

1.根據上下卦特質推論閘門特質
內核 × 外殼 = 下卦 × 上卦 = 閘門的運作特質
🔹上卦離 × 太陽 × 體驗
太陽,人類認知中最大的「火球」,比較遠一點的都會被我們稱為「星星」,但無論是遠或近對於人們都大有影響。太陽的光芒和熱量直接決定了地球上的生活和環境,人們會遭遇何種生存環境,或者生活體驗不得不說,確實都受到太陽的影響。
當然,星星在更遙遠的地方,透過自己的光芒紀錄著過去,這些過去在來到人們眼前時,是夾帶了各種記憶和過去的,你不知道,我也不知道這些星光,是否帶著某個外星人的記憶或體驗而來。但至少星星曾經為人們指路,為人們創造旅途的經驗。
無論如何,太陽或星星的光芒,確實用自己的存在,創造出各種體驗。那是星星的記憶,你我的生活,是一個又一個個體在地球生活過的記憶。
🔹下卦兌 × 湖泊 × 蓄積
湖泊還是以充滿生命的為好。持續有效的循環,讓湖泊得以蓄積四方而來的資源,並且做出調節,因此,調節水系是湖泊的一大重要功能。
但,你以為我們在討論生態或湖泊嗎?不!不是的,我們在討論的是能量的運行方式,是以一種類似湖泊運作的邏輯運行的。藉著持續的修正和調節,保持自身能量池的更新,越是保持這樣的更新就越是積蓄能量。這樣的運行方式,看起來是那麼的有生命力,就像是真正的湖泊一樣。
所以,當運行不良時,也可能陷入一灘死水的狀態,但能量在這樣的運行邏輯之下,反而會更加渴求,和試圖蓄積更多的能量與資源,試圖帶來各種活化的可能性。別小看了,廣袤的水體(能量體)自我更新和糾錯的能力。
🔹上卦離 × 下卦兌 = 決絕
內在醞釀著對於改變與突破的渴望,針對現實中每一絲曖昧不明或困難險阻之處產生挑戰的衝動;因此,表現出負隅頑抗的情緒與行動,持續增加力道不斷測試、反覆嘗試,直到撕開盲點、穿透阻力。「決絕」確實以對抗一切的姿態,成就內在不屈服一切的感受。閘門38的行動,不為鬥爭而鬥爭,而是因為感受到有些事情「不能不做、有些立場不能讓」。這份決絕來自對意義的執著,也來自在體驗與現實中所淬煉出的堅韌與明確。當一切模糊的界線被撥開,才能真正看清什麼是值得全力以赴的目標。
🔹閘門38 × 決絕 × 根部中心 × 覺知迴路
閘門38 所展現的「決絕」,是一種源自深層存活本能的壓力反應。這份能量來自根部中心持續對外在壓力的感知,而其在覺知迴路中的角色,則是化壓力為洞察、化挑戰為意義的具體實踐者。對閘門38而言,生命不是為了平穩度日,而是要透過衝撞與測試,確認什麼值得堅守、什麼必須超越。
這份力量並不溫和,甚至可以說帶著某種對現狀的不信任。它傾向懷疑既有模式是否合理,對模糊、曖昧、妥協等狀態感到焦躁,進而催促行動,以對抗性的姿態挑戰界線。這種決絕,表面看似剛烈、難以妥協,實則源自對「有意義地活著」的渴望——如果一件事無法讓自己感到值得,那麼退讓本身就成為自我否定。
這也使得閘門38 的設計往往表現為一種孤獨的堅持。它不容易解釋、也不總是需要認同。它需要的,是一個能讓自己投入生命力的立足點。這種人能夠在逆境中存活、在風暴中前行,因為他們早已在無數次撞牆與退讓之間鍛鍊出一種來自本能的洞察——哪裡有縫隙、哪裡是死角、哪裡有突破的可能。
然而,這樣的設計也容易陷入與環境的長期對抗之中。當挑戰變成慣性,當衝撞變成日常,可能會不自覺地將自身陷入不必要的消耗之中。真正成熟的閘門38,不是凡事都要對抗,而是學會辨識:哪些事值得、哪些事只是噪音。當這份壓力能夠與覺知配合,它將不再只是「反抗」,而會成為一種具穿透力的目標感——一種為了信念、價值與存在意義所做的戰鬥。
這條來自根部的能量,推動著你不斷逼近界線、測試極限,並在每一次接近崩潰的瞬間,重新尋找出一條通往真實的突破口。你不只是與世界對抗,更是在與自己的妥協慾望對抗;而每一次成功的突破,都是一場深刻的「存在驗證」。這,就是決絕的深層涵義——不是不退讓,而是選擇只為真正重要的事堅持到底。

2.根據三才結構分析閘門運作層次
基礎(地) × 認知(人) × 顯化(天) = 三才× 四象 = 閘門的能量場層次
🔹地•老陽 ×人•少陽 × 天•少陽
地•老陽 ➙ 顯示
地層次的老陽以顯示特質作表現,這意味著從基礎上尋求掙脫約束,什麼的約束?物質或者結構的約束。所以,在地層次的能量表現,如果以人的運作來說,就會以個體本身意志為主的運作方式。也因此其表現就會以忠於自身的意識、意志、靈感、直覺或感受為主。
受各種外在環境和因素的限制,就是其極度避免的狀態。也因為這樣,在這個層次上,顯示特質的表現,是建立一個符合自身認定的方向,推動事物發生裂解、突變、解構與重構的狀態。
人•少陽 ➙ 反映
人層次的能量運作模式,如果是以反映特質表現,那麼就會更傾向感知環境的狀態。因為,需要調適自身去應對外在環境。無論來自地層次的能量運作模式是什麼,在人層次以反映特質表現。追求的都是更適配外在環境的需求,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映射環境產生的狀態,去找出可能須要修正、改變、維護、保持的方向。
所以,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狀態,因為人層次的主要目標一直都是以自我認知、擴展影響、建立投射為主要目標,但反映特質在作的是,映照出外在環境的自我認知、擴展影響、建立投射,於是整個能量運作的主軸變成把環境所擁有的秩序、規則和結構映射出來,並讓環境接受,是的!環境是這樣的環境,規則是這樣的規則,而結構同樣是這樣的結構。這為了什麼?為了認清和順服,就這麼簡單。
閘門所屬能量場域
所以地和人層次的整合,帶來了一種既追求解構舊秩序,同時又渴望確立新秩序的能量場域,所以你會感受到在這個能量場域上,帶有強烈的尋求順服於新秩序的傾向。因此,在根本上,地層次的能量就已經刨除了固著於舊秩序的可能性,導致任何的事物在這裡都跟被挖起來的藤壺一樣,被海水無情的帶走。
雖然對於藤壺感到很抱歉,呃…是對舊秩序趕到很抱歉,但這同樣成為新秩序滋生的樂土。每一次我們都用某種死去,換來某種新生,而在一生一死之間,整個系統和機制獲得更新與維護,同時也保持某種平衡。畢竟你不會想要看到你的爺爺奶奶的爺爺奶奶,還佔著你的工作機會,然後你失去生存的機會。導致一兩百年前的老人繼續佔據整個世界,讓世界陷入停擺的,那太驚人了好吧?
天•少陽 ➙ 反映
當天層次以反映特質運作時,會呈現出「經驗者」的狀態。體驗與感知能量場域的實際狀態,成為其主要目的。通常經驗者在能量場中的角色,介於指導者與維護者之間。為什麼?因為唯有親身投入、真切體驗,才能察覺環境中那些細膩的變化與真實的需求。
維護者所建立的秩序與結構,並非為了固定,而是為了成為可被體驗的基礎;指導者的策略與教導,也需要透過實際經驗去驗證與修正。經驗者的存在,提供了這個檢測與調整的關鍵環節,確保整個進化歷程能持續前行。
3.爻辭解釋
【一爻|地・地|反映 🔁 顯示】
◉ 反映的階段
你感覺到某件事正在消耗你──它不一定錯,但你開始質疑:「這還值得我繼續撐下去嗎?」你在內心反覆感應,發現這份耗損已經不再合理,它正讓你遠離真正重要的節奏與方向。
◉ 顯示的階段
你選擇抽身,不再配合──不是生氣、不是逃避,而是安靜地收回自己的能量與參與。你開始重新聚焦,把力氣留給真正對齊的行動與關係。
◉ 天賦
你能敏銳覺察不再值得投入的情境,並果斷收回自身能量,維護內在節奏的完整性。
◉ 限制
若你未能清楚說明退場的理由,可能讓他人誤以為你在拒絕關係本身。
【二爻|地・人|顯示 🔁 反映】
◉ 顯示的階段
你對當前局勢提出質疑──不是控訴,而是詢問:「這件事還符合我們的初衷嗎?還值得我繼續投入嗎?」你希望透過對話找出答案,而不是默默消耗。
◉ 反映的階段
你傾聽他人的回應,觀察是否還有調整空間。你並不急於切斷,只是想知道:是否仍值得留下來,還是該將這份力氣轉向更有意義的方向。
◉ 天賦
你能透過開放表達促進釐清,在質疑中辨識價值是否仍然契合。
◉ 限制
若你過早下判斷或抱持防衛,可能錯失深度理解與共識重建的可能。
【三爻|人・天|生產 🔁 投射】
◉ 生產的階段
你調整自己的參與策略──開始緩下節奏、減少互動、試著集中能量做更精準的選擇。你不是放棄,而是重新聚焦,確認你在堅持什麼、要離開什麼。
◉ 投射的階段
你清楚表示:「我想將力氣放在值得的地方。」這不是逃避,而是一種選擇──選擇把有限的能量留給真正重要的戰場。
◉ 天賦
你擅長轉化能量方向,讓「停止」不成為失敗,而是一種更深的行動覺醒。
◉ 限制
若你未明確釐清自己的價值依據,轉向可能變成漂泊,而非聚焦。
【四爻|人・地|顯示 🔁 反映】
◉ 顯示的階段
你立場明確,不再配合模糊、矛盾或已偏離初衷的合作。你說出自己的界線,並非為了衝突,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完整與誠實。
◉ 反映的階段
你靜靜觀察他人如何回應這份改變──是否理解、是否扭曲、是否留下來?你不再試圖調整所有人,而是確認自己還要不要繼續待在這裡。
◉ 天賦
你能清楚劃定行動的底線,使抗爭成為價值選擇,而非情緒爆發。
◉ 限制
若過早定義關係無效,可能錯失能夠重構或修補的可能。
【五爻|天・人|生產 🔁 投射】
◉ 生產的階段
你回顧自己過去的耗損經驗──這些讓你累積出判斷力與辨識力。你不再輕易介入、不再任由他人拉扯,而是保留能量,只做真正值得的投入。
◉ 投射的階段
你傳遞出一個明確訊號:「我不會再為了沒意義的事燃燒自己。」你沒有怒火,只有清楚。這份清楚讓你更穩、更有力,也更難被拖走。
◉ 天賦
你能將過往的挫敗轉為能量策略,為人生選擇建立清晰而穩固的篩選機制。
◉ 限制
若你的決斷建立在防衛而非覺知之上,可能錯失真正有價值的互動。
【六爻|天・天|顯示 🔁 反映】
◉ 顯示的階段
你活出高度選擇的節奏──對你而言,參與是一種神聖資源,只用於你深信的事。你的明確與專注,不是排他,而是一種精準:「我知道自己的力氣該用在哪裡。」
◉ 反映的階段
你會定期回顧自己的參與狀態──不是自責,也不是懷疑,而是持續對齊:「這仍是我想投入的嗎?」你信任這種檢視會幫助你保持清明與彈性。
◉ 天賦
你能將決斷內化為穩定而靈活的節奏感,使人生不被拉扯,而是主動對齊於內在價值。
◉ 限制
若你將清楚誤解為封閉,可能與世界失去流動與磨合的機會。
Ulf 撰文 / Luna 校對發佈
Comments